金秋大祭 儀節程序

釋奠、一詞最早見於「禮記」。是指祭祀“先聖先師”或“先老”的一種儀式。釋菜之禮較輕,不舞不授器無牲牢,禮輕。釋奠之禮較重,有牲牢有合樂獻舞,禮重。 釋、奠均為陳設、呈獻之意,指的是在祭典中,陳設音樂、舞蹈,以及呈獻牲(太牢)酒、果、菜蔬等祭品,以表對聖賢尊崇。

禮儀分為︰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撰、送神等六部分。日月潭文武廟釋奠儀音樂、舞蹈部份遵循明製《頖宮禮樂疏》,文舞「文德之舞」左手拿「龠」,象徵平衡,右手拿「翟」象徵正直。武舞「武功之舞」左手持「干」屬仁,右手持「戚」屬義。並唱誦樂章。
  1. 典禮開始鼓初嚴
  2. 鼓再嚴
  3. 鼓三嚴
  4. 排班
  5. 唱生、 樂生就位
  6. 佾舞生就位
  7. 執事者各司其位
  8. 監禮官、糾儀官就位
  9. 陪祭官就位
  10. 主祀官 、 典儀官就位
  11. 分獻官就位
  12. 正獻官就位
  13. 啟扉
  14. 瘞毛血
  15. 迎神 咸和之曲
  16. 進饌
  17. 行上香禮 寧和之曲
  18. 行初獻禮 安和之曲
  19. 行讀祝禮
  20. 行亞獻禮 景和之曲
  21. 行終獻禮 景和之曲
  22. 主祀官、典儀官、陪祭官行上香禮 寧和之曲
  23. 長官貴賓行上香禮 寧和之曲
  24. 行飲福受胙禮 咸和之曲
  25. 撤饌 鼓聲
  26. 送神 咸和之曲
  27. 捧祝帛詣燎所
  28. 望燎
  29. 闔扉
  30. 撤班
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