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之美

建築之美
-
牌樓 本廟採牌樓式構築,形態高聳挺拔。闢有三個出入口,中央較高,兩側略低,如「山」字形,故稱「山門」。
牌樓用以區分廟寺內外之境,也用以表徵廟宇之尊貴。屋頂為重檐歇山式, 上下共分三層。屋檐曲線如翼,十分優美。檐下有三層木雕斗拱,施以豔麗彩繪。樑枋、柱面、門楹,鑲嵌觀音山石板,精雕各種花鳥、祥獸等圖案。「山門」氣勢雄拔,用以襯扥本廟的宏偉壯麗,而質地色澤溫和,富有親和感,令人思欲親近。 -
廟埕 邁入「山門」,即見廣闊的廟埕。地面鋪設淡色的石板,古樸素雅,與牌樓、拜殿融為一體。
此地主要供寺廟祭祀、廟會活動,及香客遊人瞻仰遊憩之用。廟埕的空曠明朗, 和廟殿的厚實壯麗,虛實相生,更增添文武廟的氣韻。廟埕左右分峙一對石董的巨獅,為新光保險公司吳火獅董事長所捐贈。雙獅作戲珠擺尾狀,象徵拱衛及歡迎之意。通體朱紅,碩大雄渾,高度達六公尺。不但為全臺所僅有,更是文武廟的一大特色。
本廟原有一座古石碑,記載清末時期日月潭和文武廟的歷史,於五十八年重建新廟時損毀。今依據古碑原文,以青斗石重建一座新碑,立於在廟埕,再現文武廟古老的歷史。 -
拜殿、水雲宮、鐘鼓樓 由廟埕仰觀,雄偉的拜殿矗立,豁人心目。拜殿為樓閣式建築,主要的作用是祭祀,故稱「拜殿」。樓閣稱「水雲宮」,奉祀文武廟開基諸神。
左右稱鐘、鼓樓 。最右邊門稱「龍門」是入口,最左邊門稱「虎門」為出口,中央則是聖佛仙神之門。
拜殿面寬五開間,左右以過水廊串聯鐘、鼓樓。屋頂採重檐歇山式,鐘鼓樓則採重檐四角鑽尖頂。依古制鋪金黃色琉璃瓦,並置屋脊祥獸,結構十分考究。殿前設步口廊,廊前立二對蟠龍石柱,闢有五扇朱紅色的大門,俗稱「五門」。
此五門的門板上,共用有十尊木雕彩繪門神。雕工精湛,神態威嚴,可謂經典之作。門神是驅邪魔、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多功能的保護神,在廟宇中尤不可或缺。本廟門神為唐代猛將秦叔寶、尉遲恭及文門神四對。文門神分別手捧冠、花、松樹、酒器…等吉祥物,象徵祈求、德慶、招財、進寶、加冠、晉爵、富貴、長春。 -
武聖殿 拜殿之後,是武聖殿。正殿主祀關聖帝君與岳武穆王,故名。正殿位居全廟正中,是本廟群築中最的建築。高度達二十一公尺,為正方型的殿堂,此佈局是彰顯武聖的神威。登上月臺,月臺為石砌的大臺基,臺基上的平臺,稱為「丹墀」,置一座大香爐。臺下的御道,是用觀音山石構造,精雕「雙龍戲珠」龍陛。構圖剛柔並濟,栩栩如生,屬一流傑作。屋頂採重檐歇山式。殿前設步口廊,廊前立一對蟠龍石柱。殿身用柱達三十根,因此非常壯觀,且富韻律之美。正殿闢有三門,採木造隔扇門窗,門楣上置「武聖殿」匾額。殿內仰望,可見華麗的圓形構築,稱為「藻井」,皆採用臺灣的牛樟和檜木精雕製成,是匠師以數百個榫頭精密組成,技巧高超,是極珍貴的建築工藝。
主神龕供奉關聖帝君和岳武穆王,關平太子和周倉將軍分祀左右。左龕供奉天下都城隍,右龕祀福德正神。關聖帝君造像,神態威武,氣勢雄渾,為臺灣罕見的神像傑作。岳武穆王從容淵雅,肅穆藏鋒,胸中似有百萬甲兵。值得特別著意的,是正殿的神龕,龕上雕有數百尊小神像,雕工細緻,意態傳神,其精美令人嘆為觀止。
武聖殿的建築佳構,與奉祀神明的精神氣勢,有巧妙謹嚴的融合。因此進入本殿,除景仰膜拜之外,更有感於忠義,「有為者亦若是」的人格啟迪。而關帝岳王的人格與精神,乃因之永垂不朽。 -
大成殿 大成殿前彩繪浮雕「九龍戲珠」龍陛,殿前金紅二色相映。主祀孔子,孔子集文化之大成,故名「大成殿」。 本殿依儒教古制構築,和前兩殿有諸多不同。其特色是屋頂採用非常罕見的重檐廡殿式,是宮殿建築的最高等級,以表徵孔子的崇高至聖。前殿不設蟠龍石柱,大門、神龕、聖像等,與一般寺廟也大不相同,此乃孔廟的獨特佈局。 本殿闢有三門,採朱紅色的木造大門,稱為「版門」。門版中央有一對獸面銅環,稱為「鋪首」,是古代稱為「蠡」的神獸。「蠡」據載乃是龍生九子的「椒圖」,其性好閉,以守門戶,故「鋪首」亦稱「椒圖」。
門版上釘有圓形的銅釘頭,稱為「門釘」。門釘有一百零八枚,以符古制,象徵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的總和,其作用與門神相同,具有驅魔避邪的功能。主神龕採「透空」雕法,主題為走獸花鳥,風格精緻典雅。龕靈的彩繪,筆法細膩,用色豐富,為壁畫之佳作。
主神龕的青年孔子坐像,持笏端坐,容貌莊嚴而溫和,依仁據禮,循循善誘。據載原聖像為明朝永曆年之作,本廟遠赴日本複鑄,是臺灣極為珍貴且深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右龕祀孟子、曾子,左龕祀顏子、子思子。殿內左右則供奉孔門七十二弟子牌位。五座聖像以青銅雕鑄,為全臺僅有。其中孔子、孟子、子思子三聖像,原安奉於北京紫禁城國廟。清末聖像為八國聯軍所掠奪,幾經輾轉,安奉於日本。本廟於民國六十八年(1979),遠赴日本,順利完成三聖像複鑄,及獻贈、安座等諸事宜。後有日本綺玉縣所澤市孔廟典禮奉贊會,捐贈祭孔六佾舞之國寶雉雞羽毛,三十六組共一百零八支,作為祭孔大典之用。爾後每逢孔聖壽誕,遵循古禮,行儒章祭典,仿古制,菕羽起舞,盛大慶祝,凡來遊潭敬廟的遊人,莫不瞻仰讚嘆。
孔子在人們的心目中,是聖人也是神。因此孔廟的建築,宗教的意味較少,尊崇與教育的意味較重。以宮殿代表「素王」的尊貴,以朱紅大門象徵禮教的莊嚴。而大成殿位置最高,總領廟群,更喻示仁義禮樂兼資文武,人類文化超越政經位階的意義。遊人學者到此殿堂,除了仰讚聖賢的啟迪化育之外,見賢思齊,也將會對自身的進德修業有所助益。